本站真誠介紹香港這個「東方之珠」和「亞洲國際都會」

亚洲国际都会 asiasworldcity

当前位置: 主页 > 香港新闻 >

香港初創公司數量年增18%

本文发布时间: 2019-Jan-28
本文内容:

21世紀經濟報道 根據創業節期間香港投資推廣署發布的數據,香港的初創公司去年增至2625家,按年增長18%,主要業務範疇包括金融科技、電子商貿、供應鏈管理及物流科技、專業或咨詢服務、信息科技及服務等;創造的就業職位大幅飆升51%至9548個,超過三分一創辦人來自香港以外地區。隨著香港創科生態不斷完善,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更多機遇,香港的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於1月21日至1月25日舉行的StartmeupHK創業節,吸引了超過200位來自全球約40個國家地區的行業專家出席,超過8000人參加。由阿裏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籌辦的JUMPSTARTER創業比賽也於創業節期間的23-24日舉辦。根據創業節期間香港投資推廣署發布的數據,香港的初創公司去年增至2625家,按年增長18%,主要業務範疇包括金融科技、電子商貿、供應鏈管理及物流科技、專業或咨詢服務、信息科技及服務等;創造的就業職位大幅飆升51%至9548個,超過三分一創辦人來自香港以外地區。香港投資推廣署初創企業主管陳幗貞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分析,越來越多的海外創業者在香港創業,主要是因為香港具備“一國兩制”制度、優越地理位置、簡單較低稅制等獨特優勢。同時近年來香港政府也在鼓勵創新創業方面加大投入。“這些創業者給香港帶來了國際化的經驗和視野,也體現了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活力與多元文化。”她表示。為創業者打造高效交流平臺陳幗貞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次創業節希望能給創業者打造一個高效、開放的展示交流平臺。記者在創業節現場看到,此次創業節的主題涵蓋健康科技、生活及零售科技、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及教育、金融服務等。除了有來自各領域“創業大咖”的主題分享,在23-24日舉行的JUMPSTARTER創業比賽上,還有研討會與工作坊、業內交流、初創企業臺上演說及線下展覽等。比賽中,香港及環球組別分別選出100 間初創企業,每個組別的 36 強在JUMPSTARTER活動展覽中展示其產品及服務。包括3HK、阿裏雲、中電、長江和記實業、瑞士信貸等一眾發展成熟企業代表更來到現場分享他們對企業創新的經驗及見解,並與初創企業代表進行1對1洽談和創業指導。來自香港的創業者,GO巴出行聯合創始人兼技術開發總監鄭英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很開心能有這樣的機會與業界大咖交流,這樣的展示平臺也為公司帶來了更多潛在的融資機會。“可以感受到這幾年香港的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了,以前大家都覺得做科創是不賺錢的,都去做醫生、律師,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後從事科創相關的工作,或是走上了創業道路。” 他說。香港創業環境今非昔比“目前香港的創業環境今非昔比,有更多投資人、投資機構願意去投資初創企業。”GOGOVAN創始人林凱源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他介紹,2013年 GOGOVAN創辦時融資十分困難,5個人湊了2萬元創立GOGOVAN,公司因為拿不到融資數次瀕臨倒閉。後來幾年情況漸漸好轉,GOGOVAN從幾個天使投資人和香港數碼港幾十萬港元的投資起步,到今天已經累計獲得了2.76億美元的融資,成為香港最成功的初創企業之一,並在2017年與58速運(現更名為快狗打車)達成戰略合作。據介紹,為了給初創企業提供更好更多樣的發展機會和條件,繼香港數碼港、香港科學園兩大創科孵化器後,2018年12月,南豐紗廠也在香港荃灣正式開幕。目前,南豐紗廠的初創企業孵化器“南豐作坊”已有6成面積進駐初創企業。南豐作坊聯席總監陳浩揚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介紹,“南豐作坊”集培育基地、投資基金與工作空間於一身,旨在為Techstyle(科技時尚)初創企業提供個性化先導計劃,紗廠方面將為它們提供服裝設計研發的實驗室、研發基金、企業輔助咨詢和租金優惠等創業支援條件,現已有9間公司獲支援。“南豐作坊所瞄準的初創企業與數碼港、科學園有所區分,我們希望專註於科技時尚、新經濟、新零售的初創企業,同時通過這些企業的入駐、經營,將南豐紗廠打造成香港新的時尚文化地標。”提高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額文件已提交立法會近幾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推動科創發展方面不遺余力。2015年11月,香港正式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局(以下簡稱香港科創局),統籌推動香港創新科技和信息科技的發展;2018年初,香港政府新增500億預算支持科技創新發展;4月,港股IPO新政落地,開始施行“同股不同權”政策,並降低生物科技類公司IPO門檻,意圖將科技打造為港股的新標簽;5月,香港科創局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吸引從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機器人、數據分析、金融科技和材料科學的人才,為其提供香港工作簽證。2018年10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及,將提高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及技術轉移處的資助額,香港科創局局長楊偉雄在今年1月7日發表的網誌中透露提高資助額的相關文件於1月中旬提交立法會;並且香港科技創新局還會通過向私營企業提供高達300%的超級科研支出扣稅,鼓勵企業參與創科落地應用的機會;此外未來五年均會舉辦“城市創科大挑戰”,首輪比賽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啟動。目前,香港科創局通過“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向香港本地六所大學的教授、學生或校友團隊成立的初創企業提供最多可持續三年、每年最高達120萬元的“啟動”資助。如今,香港多間大學的初創企業有不俗的研發成果,如香港理工大學的減慢兒童60%近視加深速度的眼鏡片、香港城市大學的省電且不須更換冷氣系統的“智能溫度調節器”;香港中文大學的AI深度學習系統掃描影像以識別肺癌及乳腺癌等等,而他們都是獲TSSSU資助“起家”的創業者。此外,楊偉雄表示,今年4月香港特區政府將成立“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提供平臺讓初創及中小企業與政府部門配對合作。他還透露,今年4月實行的新政府采購政策,會加大創科因素比重,為研發成果轉化提供務實的“落地”條件,也為本地初創及中小企業創造更多商機。除香港特區政府投入外,民間機構也積極推動全社會創新創業:香港上市公司尚乘國際聯合粵港澳大灣區產融投資公司以及柔宇科技、科大訊飛、日日煮、GoGoVan等大灣區內的新經濟企業成立“灣區青年創業家協會”,並在瑞士達沃斯經濟論壇期間舉行了“灣區青年創業家日”;團結香港基金會開辦創科博覽會;紅杉資本聯合來自香港的教授們共同成立香港X科技創業平臺;阿裏巴巴集團啟動了10億港元的香港創業者基金……冀望人才政策更加開放然而不得不承認,目前香港的支柱行業仍是金融、貿易及物流、旅遊、專業服務這四大傳統行業,占香港GDP近60%,本土科創產業發展相較其他大灣區城市較為緩慢。除了受傳統觀念“Hi-tech揩嘢,low-tech撈嘢。”(即做高科技很容易虧本,而做科技含量不太高的行業,反而更容易賺錢、做大)的影響,香港的高房價、高物價、高租金也讓創業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奢侈品”。香港出生長大卻在北京成功創業的錢方QFPay創始人兼CEO李英豪對此深有感觸,“最初在香港創業的時候,租一個周末使用的小辦公室就要兩千多港元,去銅鑼灣一個普通的餐館吃飯人均下來要100多塊港幣,加上其他開支,讓創業者難以承受。”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也是當初他離開香港到北京創業的原因之一。“雖然香港現在有很多孵化計劃,對創業者也有很多租金、稅務優惠,相較幾年前創業環境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對創業者的生活保障方面還有所欠缺,可以考慮引進內地部分的人才公寓制度等等,而在人才政策上,也希望能夠像廣州、深圳等其他大灣區城市一樣更加開放。”李英豪表示。在陳浩揚看來,大灣區的發展為香港的創業者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目前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系正達到前所未有的緊密。”他表示,不少在香港設立的初創企業通過內地的工廠,可以讓自己的產品更快速地落地生產,同時隨著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的開通,運輸成本也進一步下降。“而我接觸的不少香港年輕人也在慢慢轉變他們的觀念,更願意加入到科創行業中來。”“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概念正受到世界範圍內的廣泛關註,我們投資推廣署代表香港去其它國家宣講時,談到粵港澳大灣區人口7000多萬,GDP有11.9萬億……大家聽到這樣的數字都會熱血沸騰,產生濃厚投資興趣。”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說起大灣區,陳幗貞抑制不住興奮。陳幗貞表示,目前大灣區戰略和“智能時代”新科技變革為香港的科技初創企業提供了雙重發展機會,香港投資推廣署希望能通過像創業節、小型工作坊及創業比賽這樣的活動,鼓勵更多香港青年加入到創新創業的行業中來。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本网站以及域名有仲裁协议(arbitration agreement)。

依据《伯尔尼公约》、香港、中国内地的法律规定,本站对部分文章享有对应的版权。

本站真诚介绍香港这个“东方之珠”和“亚洲国际都会”,香港是本站的业务地点。

本网站是"非商业"(non-commercial),没有涉及商业利益或竞争。


2024-Oct-01 09:52am (UTC +8)
栏目列表